图书馆成功举办《红楼梦》建筑美学讲座

3月5日下午14点,一场以“红楼梦建筑美学”为主题的文化讲座于北校区图书馆七楼新阅读空间举办,图书馆馆员邓佳敏老师作为主讲人,引领观众深入了解了这个封建家族恢弘建筑的空间密码。图书馆馆长沈剑主持活动。

本次讲座,邓老师以《红楼梦》中的经典建筑场景为切入点,还原了其中三大经典建筑场景——贾氏宗祠、荣国府、大观园,深入剖析了这些建筑的布局、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邓老师的细致讲解,读者们不仅领会到《红楼梦》小说中的建筑设计与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紧密相连,更充分认识到这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建筑美学的百科全书,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讲座开始,邓老师以“黛玉入贾府”这一情境形象展示了荣国府与宁国府的具体位置,凸显了宁国府与贾氏宗祠建筑风格的庄重性和实用性。其建筑细节,如“山墙穿斗”、“明间抬梁”、“抱厦”等,成为研究封建家族建筑礼制的重要参考。随后,邓老师将权力图腾“荣禧堂”和柔性枢纽“贾母院”作为主体,展开了对荣国府奢华的解读,府中的厅堂、院落、花园等设计精巧,既有北方建筑的恢弘气势,又融入了南方园林的细腻美感。

大观园是全书中最具艺术魅力的建筑场景,其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邓老师认为,大观园不仅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是情感与诗意的载体。其中,林黛玉的潇湘馆清幽雅致,象征她的孤高与忧郁;薛宝钗的蘅芜苑朴素淡雅,反映她的稳重与内敛;贾宝玉的怡红院富丽堂皇,暗示了他的富贵与公子柔情。

讲座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红楼梦》中的建筑美学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再现,更是对人性、命运、社会、文化的深刻反思。这些建筑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为现代人提供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视角。

邓佳敏老师的精彩解读,为校园读者们研读《红楼梦》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古典建筑美学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讲座的举办,不仅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红楼梦》建筑细节的宝贵机会,也进一步激发了我校读者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机会。

图书馆馆长沈剑为讲座致辞,他点明《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建筑美学不仅体现在对园林、府邸的细致描绘,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哲学和社会意义。他期待读者们继续支持图书馆举办的各类文化讲座,共同推动城院书香校园建设。

(文:贾雨露 邓佳敏 ;图:杨家旺;审核:沈剑)

    上一篇

下一篇    

 
   馆藏书目
   馆藏布局
   开馆时间
   借用说明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