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珍馐蕴雅趣,书香墨韵共味蕾 ——“舌尖上的红楼美食” 讲座圆满落幕

寒夜灯暖,书香四溢,一场以美食为钥、文化为扉的 “舌尖上的红楼美食” 讲座,于11月27日 18:30 在北校区图书馆七楼新阅读空间精彩上演。图书馆馆员邓佳敏作为主讲人,化身食文化使者,引领众人踏入红楼美食天地。

图书馆馆长沈剑热情致辞,点明红楼美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此次讲座是深入经典、品味文化的绝佳契机,期望大家能借美食之窗,洞察红楼世界的精妙绝伦。

讲座开场,邓老师以红楼故事地理溯源为引,将红楼背景的神秘面纱徐徐揭开,别出心裁地以“饭局”形式铺陈,为同学们徐徐展开红楼美食画卷。“糖蒸酥酪”,宫廷赏赐之物,奶香与甜意交织,为贾府食事添一抹亮色;“藕粉桂糖糕”,软糯香甜,饱含江南水乡灵秀,恰似一阕婉约小令。冷盘里,“凉拌黄瓜”清爽解腻,是宝玉钟意之选;“糟鹅掌鸭信”糟香浓郁、口感醇厚,承载江浙古韵。“红菱鸡头米”采撷自江南水乡,清甜滋味尽显秋日丰饶。

“茄鲞”堪称“红楼第一菜”。虽冠名含“鲞”,意干鱼,但茄子丁领衔众鲜的繁复工序中,干鱼匿迹。这道菜非口腹之欲的简单满足,更是文学表意的神来之笔。借王熙凤逞才搭台,令刘姥姥惊诧、众人捧腹,鲜活勾勒群像百态,妙传虚实哲思,似曲径通幽处,引得读者悟幻真妙谛、品世相万千。珍馐罗列,“炸鹌鹑”可追溯先秦宫廷。其肉质鲜嫩多汁、香酥入骨,营养丰富;隆冬时节的“烤鹿肉”,湘云率性领衔众钗围炉欢歌,铁叉翻转间,脂香漫卷不羁豪情;“蒸螃蟹”牵出邀社佳话,菊黄蟹肥时,清蒸留鲜美本真,姜醋佐酒、菊叶净手添古韵雅趣,秋意与诗意在螯香中满溢。清新菜蔬“蒿子杆炒面筋”清爽利口,为盛宴添一抹田园逸趣;汤品“小荷叶莲蓬汤”色香味形俱全;“火腿鲜笋汤”腊香醇厚、清鲜爽脆,为病愈宝玉注入生机。主食中“碧粳米饭”“红稻米粥”粒粒凝史,映照贾府兴衰沉浮,洇染岁月沧桑。“豆腐皮包子”更以豆皮裹鲜蔬,薄透鲜香,为晴雯倾心至味。酒品各具韵味:惠泉酒甜醇暖馨,畅饮间苏南风情尽现、合欢酒烈而含情、杏仁茶润甜滋补,或牵南北情丝,或藏曹公记忆。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为本次讲座精心准备了诸多书中美食:读者围聚在桌案前,品尝色泽温润的惠泉酒、香气扑鼻的炸鹌鹑、清甜软糯的藕粉桂糖糕、细腻爽口的杏仁露、酥脆可口的桃酥、暖香四溢的红枣茶等佳肴美馔。这些美味,让读者得以在现实中真切地感受书中美食的独特魅力,仿佛与红楼梦中人同席而坐,共品珍馐。

讲座渐入尾声,恰似曲终而余韵悠长。我们不仅品尝了《红楼梦》中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更深刻体会到了这些食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生活哲学。《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文学巨著,它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此番我们不仅重温了经典,更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了与古人对话的桥梁。展望来日,图书馆期待与读者一同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共同传承和发扬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熠熠生辉的智慧与美学,在文学的香气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体验文化的深度。

(文:邓佳敏;图:杨家旺;审核:王青)

    上一篇

下一篇    

 
   馆藏书目
   馆藏布局
   开馆时间
   借用说明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