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举办《三体》阅读讲座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对科幻文学的浓厚兴趣,进一步领悟科学精神,3月27日,我校图书馆特邀校领导、物理学博士王建教授,与师生们一起走进书中的世界,解读《三体》中的科学幻想与科学精神。各院系百余位师生到场参与了此次活动,图书馆同步开放线上直播渠道,反响热烈。

 

讲座现场 

图书馆馆长杨帆主持本次活动。她对读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科幻文学在激发想象力和培养科学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她提到,科幻作品能够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感受科学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期待同学们积极走进图书馆,走入科幻文学的星辰大海。

 

 图书馆馆长杨帆主持讲座

王建教授首先剖析了《三体》的文学地位、科幻设定和重要情节。他提到,作为中国第一部荣获“雨果奖”的科幻作品,《三体》以其独特的科幻设定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打破了国内外科幻文学的界限,成为了全球科幻迷共同关注的焦点。王建教授还对比了《三体》与其他经典科幻作品,认为其在中国科幻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王建教授介绍三体的文学地位

随后,王建教授以专业的视角和丰富的知识,深入剖析了《三体》原著中的科幻设定,解读了三体问题、文明间博弈、技术爆炸等核心内容。其中,王建教授特别提到了智子、三体游戏和古筝计划等关键元素。他解释智子作为三体文明的高科技产物,在整个故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仅监控了人类的一举一动,还引发了地球科学界的重大危机。而三体游戏是地球人了解三体文明的重要途径,通过游戏,读者得以一窥三体世界的奥秘。古筝计划则展示了人类科技的巨大潜力,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外星文明时的智慧与勇气。

 

王健教授介绍书中关键情节

讲座的最后,王建教授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交流。他耐心解答了大家关于《三体》重要情节与人物设计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他鼓励读者们继续深入阅读原著,感受刘慈欣笔下的科幻世界,以理性、科学的态度面对世界,并期待中国科幻文学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作品。

 

王健教授讲述三体的科学设定 

此次讲座不仅让读者们对《三体》中的科学幻想与科学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加深了对该作品在科幻领域地位的认识。在王建教授的引领下,大家深刻体会到了科幻文学的魅力以及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互动交流环节

未来,图书馆将进一步丰富科幻、科普类书籍的馆藏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学习机会,用科幻文学点燃心中的科学梦想。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加入到科幻阅读的行列中,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和人类的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馆藏书目
   馆藏布局
   开馆时间
   借用说明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