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推荐——节气里的中国式浪漫:小寒 | ||||
| ||||
小寒,是一年之中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它标志着寒冷的冬季进一步加深,天气更加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寒时节,品读冬的味道。
《祝你快乐勇敢》 果麦 编 【索书号】I11/261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爱因斯坦、鲁迅、泰戈尔、歌德、蔡元培、夏目漱石......这是一本大咖云集的人生之书,当你对生活感到迷茫,就翻开本书,通过聆听他们的经验与鼓舞,相信你未来的路将走得更加勇敢与坚定。鼓舞青年,不必因一时的迷茫而停步,而要勇敢地探索自己所信仰的情感、价值、理想,因这迷茫是通往坚定与明确的必经道路。他们提出的建议,来自他们的经验总结。“经验意味着它包含着一系列过错,每个人或多或少犯过这些错误。希望我的经历在你的人生路上也能得到验证。”
《霜冷长河》 余秋雨 著 【索书号】I267/103 【馆藏地】密集书库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蜓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罗素的这个天才比喻,唤起了余秋雨先生对人生、对情感的思考,于是就有了这本《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虽记叙了世事百态,却依然在通篇颂扬"善" ,它潜移默化间告诉了我们:若世情冰冷,便释放热量温暖人间,纵不能融化寒冰,那至少也能留下一道痕迹,让同样身处寒冷的人看到希冀;若审出世俗的恶浊,便奉献出心中大爱,纵不能驱散阴霾,那至少也能划开一道透明的缝隙,让身处黑暗的人看到一缕光明。当每颗心都在呼出热量,当每双手都在刺破浓雾,到那时,袍下的邪恶纵然还能找到藏身之所,却再也遇不到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了!
《陶庵梦忆》 (明)张岱 著;学谦注 译 【索书号】K248/198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还记得初中学的《湖心亭看雪》吗?寥寥几字,便勾勒出一幅清秀的雪景,并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如此佳篇,便是出自《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为明末散文家张岱所著,所记虽多为明代江浙地区的美景奇事,读来多觉琐碎,然而其写景之词,清绝秀美,唇齿留香;又觉磅礴恢弘,身心一颤。例如“清樾轻岚,蓊蓊翳翳,如在秋水”,轻声读起,却仿若真有清风拂面,薄雾朦胧,天地阒静,入眼惟有绿意,入耳但闻婆娑;又如“万山载雪,明月薄之”,短短的八个字,却让漫山积雪的壮丽景象跃然纸上,映入读者惊诧的眼睛中。
《魔术师》 (爱尔兰)科尔姆·托宾 著;柏栎 译 【索书号】I562.45/67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魔术师》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德国边远小城吕贝克拉开帷幕,男孩托马斯·曼在那里成长,父亲保守,受礼教约束,母亲来自巴西,迷人而难以捉摸。年轻的曼向父亲隐瞒了他的艺术抱负,向所有人隐瞒了他的性取向。在意大利度假时,曼对在海滩上遇见的一个男孩产生渴望,并写下《死于威尼斯》的故事。陪卡提娅在瑞士疗养时,他又迷惑于使人无法离开的高山氛围,写下《魔山》。他成为当时最成功的小说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反复期待他的政治表态。这是一部史诗般的家庭传奇,背景跨越半个世纪,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托宾精心打造了一个复杂但富有同情心的作家形象,他一生都在与自己内心的欲望、家庭和他们所经历的动荡时代斗争。
《局外人》 (法)阿尔贝·加缪 著;田伟华 译 【索书号】I565.45/323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局外人》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谬的事,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的理性的而又非理性的存在着,他像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具有高度的警示性。加缪通过塑造默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状况。默尔索的种种行为看似荒谬,不近人情,实则正是他用来抗击这个荒谬世界的武器。 | ||||
|
![]() |
![]() |
![]() |
![]() |
![]() |
馆藏书目 |
![]() |
馆藏布局 |
![]() |
开馆时间 |
![]() |
借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