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推荐——节气里的中国式浪漫:寒露 | ||||
|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第五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秋天的寒意,不如冬天的刺骨,反倒多了一丝沁人心脾的舒爽,在萧瑟秋风的伴奏下,连落叶都跳起了轻盈的舞旋,内心的浮躁似乎也能随风一起飘散,只想沉醉在翩然的书页间,安安静静地感受文化的熏陶、智慧的传承、人生的启迪,伴着万物的成熟一起享受心灵的慢成长。
《火种》 (英)维奥莱特·莫勒 著;郝静萍译 【索书号】G3/58 【馆藏地】南校区分馆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的主角是文明的火种,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的基石之作——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托勒密《天文学大成》和古罗马名医盖伦的医学作品集。它们创作于遥远的古代,在漫长的中世纪经过七个城市、几十代人的抄写、翻译、传播、接力,存活到了印刷术发明的一刻,从此发扬光大,推动了现代科学的诞生,并流传到了今天被称为经典传颂。强大不可抗力的破坏(战争冲突、政治博弈、信仰分歧等),脆弱、昂贵、费时的技术与手段(矜贵的莎草纸与羊皮卷、抄写员的纰漏、翻译的失误等),火种几乎濒临熄灭,人类文明似乎将永远陷入黑暗。但因为有了统治阶层的支持、修道院的庇护、阿拉伯学者起到的关键桥梁作用(大型学术机构智慧宫的研究,学者的辛苦注解、翻译,欧洲正是通过这些翻译作品的回译,才促成了文艺复兴的发生)、书商和印刷工的不懈努力,多次命悬一线的《几何原本》、《天文学大成》等经典才绝处逢生。本书记录的就是人类文明的最初成果是如何跨域地域、信仰、战争、技术的重重障碍才得以薪火相传的惊险旅程。
《森林报》 (苏联)维·比安基 著;张广兴 改写 【索书号】S7/20 【馆藏地】六楼书库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秋天,树林变换了颜色,地上落了白霜。鸟儿们开始起程,飞往不同的地方过冬;猛禽伺机在夜里袭击迁徙的鸟儿,兔妈妈产下了最后一窝小兔,最后一批浆果成熟了,林中两只驼鹿在打斗…… 深秋时节,让我们打开这一幅欣赏大自然四季更替的新奇瑰丽画卷,开始一段浪漫清新的精神旅行,领悟生命轮回的意义。
《暴风雨》 (英)威廉·莎士比亚 著;朱生豪 译 【索书号】I561.33/56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冷。让我们伴着萧瑟的秋风,走进命运交织的荒岛奇遇,品读启迪人生的精彩故事。 《暴风雨》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独立完成的戏剧和悲喜剧,因此被称为“传奇剧”。这部传奇剧集中地反映了莎士比亚晚期的思想,因而也被称为莎士比亚的“诗的遗嘱”。雨果曾评价莎士比亚道,“他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他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而这部剧作也正是莎士比亚伟大思想光辉的淋漓体现。
《人生苦短, 再来一碗》 丰子恺等 著 【索书号】I266/915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20世纪20位文化大家的美食散文集。一本书读完,成为半个美食家。丰子恺的黄酒、唐鲁孙的热切丸子、王世襄的熘鳜鱼、汪曾祺的咸鸭蛋、梁实秋的酸梅汤、张恨水的烤肉、周作人的苦茶、苏青的红烧鳗、金性尧的虾饺、朱自清的白水豆腐……听大师介绍品尝过的美食,讲述美食背后的故事。末代皇叔教大厨炒菜?蒋介石爱吃馄饨摊?腊八粥喝咸的还是甜的?日本羊羹的祖宗是谁?……津津有味涨知识,学做大师私房菜,拾回似乎被遗忘却永远难忘的昔日味道。如果你感到疲惫、孤独,不妨翻一页书、品一杯茶、喝一碗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人世间》 梁晓声 著 【索书号】I247.57/5033:2 【馆藏地】五楼书库、四楼廉政专架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人世间》(三卷本)是著名作家梁晓声饱含深情的总结性作品,展现了作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健旺的创作活力,标志着梁晓声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新高度。《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一个平民区共乐区为背景,刻画了从这里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展示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巨变。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他们有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社会精英,微之光却永远闪耀,梦想的力量荡气回肠。 | ||||
|
![]() |
![]() |
![]() |
![]() |
![]() |
馆藏书目 |
![]() |
馆藏布局 |
![]() |
开馆时间 |
![]() |
借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