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节气里的中国式浪漫: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

秋天是一个神奇的季节,所有的盛大与辉煌在秋日里绽放,却又迅速衰败,这就导致了“秋”是一个意蕴丰富的词,它可以满怀温暖,就像无数个平凡日子里的某一天,黄叶飞舞下母女携手穿过田野,每一个话语都传递着浓浓爱意;它可以安静祥和,就像小女孩月夜里响起的大提琴独奏;它可以温柔写意,以长长的诗行与变换的韵脚出现。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著

 

【索书号:I266/923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精选散文集。精选了他创作的各种散文百余篇。其中,《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 秋中有情的眷恋, 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 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 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主张“文学作品, 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 表现自我的真挚感情。他以一种单纯的抒情方式在作品中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鞭挞自己, 使这些作品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浮生六记》

沈复 著;赵明华 译

【索书号:I264/24

【馆藏地:五楼书库、南校区分馆】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本书为自传散文体小说, 书中记夫妻之间, 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 贫士心性、喜恶爱憎; 记人生坎坷, 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 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作者以纯朴的文笔, 记叙大半生的经历, 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 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 伉俪情深, 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的生活, 可由于贫困生活的煎熬, 终至理想破灭, 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

 

《布鲁克林有棵树》

()贝蒂·史密斯 著;冯瑞贞 译

 

【订购中,敬请期待】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时代性的女性史诗。20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 分散居住着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人, 生活五彩斑斓。在这里, 小说的主人公弗兰茜·诺兰, 一个爱尔兰-德国裔的小女孩, 慢慢成长起来。她有一个普普通通的清贫的家庭。父亲性情温柔, 多才多艺, 深爱着女儿, 却没有养家的能力。母亲性格坚强, 精明现实, 勤俭持家, 却将大部分的爱倾注在弗兰茜的弟弟身上。父母在社会底层的苦苦挣扎, 让弗兰茜从小就认识到了每一分钱的重要性, 并和弟弟以稚弱的肩膀为这个家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生活虽然艰苦, 但母亲所保持的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深深影响着弗兰茜, 让她在生活中始终抱有坚强、向上的生存意愿和奋斗的精神, 并从书本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几经周折, 最终得以进入大学的校门。虽然要离开熟悉的故乡, 但从小长到大生活其间的布鲁克林已经扎根在心里, 永不会忘记。

 

《一片叶子落下来:关于生命的故事》

()利奥·巴斯卡利亚 著;任溶溶 译

 

【索书号:I712.8/314

【馆藏地:南校区分馆】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这是一本关于生命的童话,作者以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讲述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文字简单,寓意深刻,最适合用来做生命教育的教材,堪称图文版、儿童版的《相约星期二》。献给所有曾经历生离死别的孩子,与不知该如何解释生死的大人。

书中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和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配上表现四季变化的照片和绘画,更营造出温暖的意境。这个发人深省的童话寓言温馨简洁,充满智慧,1982年出版以来,帮助了千千万万人好好对待生死问题,一直让大人和孩子深受感动。

 

《我与地坛》

史铁生 著;杨卫东, 章汉亭, 黄复 摄影

 

【索书号:I267/147

【馆藏地:密集书库】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史铁生的文字是质感而平易近人的,他摇着轮椅,慢慢摇回到很久以前的地坛、遥远的清平湾、故乡的胡同、童年的合欢树……那夕阳下古城隐隐的一角,已经囊括了我们所有的回忆。

    上一篇

下一篇    

 
   馆藏书目
   馆藏布局
   开馆时间
   借用说明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