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推荐——节气里的中国式浪漫:小暑 | ||||
| ||||
小暑至,盛夏时,天气出梅入伏,夏日炎炎,阳光严丝合缝地贴在每一寸肌肤上,让人忍不住地想钻进一丝荫凉处。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俗话说:“热在三伏”。中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第28天,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暑热虽盛,夏天的美好却依旧可从生活的简单事物之中得辨踪迹。因为难得而显得格外珍贵的晚风,带着莲花的幽香和西瓜的沁爽,轻轻地把一天的烦闷都吹走,一片云、一阵风、一场雨、一树蝉,只要心存轻盈,不辜负每一份美好,即使是在烈日炎炎之下,依旧能寻得内心的一处安宁。 《自然心:草木哲思》 甘草 著 【索书号】I267/3416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一本关于植物文明之书,一个文化人在人生旅途和日常生活中对花草树木的观察、体悟与思考,全书文章涉及茶、咖啡、水稻、牡丹、梅花、兰花、莲花、玫瑰、水仙、甘草、竹子、胡杨、槐树、杨柳等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高频出现的植物, 是融行旅、生活、物候、知识、哲学于一炉的尚美读物。作者尝试通过花草树木探寻中华民族文明灵魂的幽微,在一草一木中既寄寓了传统“士大夫式”的个体清欢与家国情怀,又彰显了当代文化生活的即视感,在闲情偶寄中通向经世致用。
《中国山水诗史》 丁成泉 著 【索书号】I207.209/16=2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史深嵌于中国诗歌之中,有着大量的借物言志的抒情诗,也有表现自然美规律的山水诗。本书依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把山水诗的发展分为滥觞﹑奠基﹑高峰﹑创新﹑发展﹑徘徊﹑终结七个阶段,并对各个具体阶段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了翔实的考证与研究。“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跟随这段“水光潋滟晴方好”的山水诗史,探访中国山水诗的发端与衍变,一同开启这个夏天的诗情画意吧。 《受戒》 汪曾祺 著 【索书号】I247.7/2369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纪事》都曾获奖,汪曾祺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作品,备受众多读者的真心喜爱,并在海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本书收录了《受戒》、《大淖纪事》、《复仇》、《羊舍一夕》、《黄油烙饼》等小说。他的小说,圆融通透,自然慧黠。他在抒情中叙事,运笔举重若轻。翻阅汪曾祺的作品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且饶有趣味。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领悟和审美发现,他的小说从小的视角楔入,却发人深省。
《银河铁道之夜:插图珍藏本》 (日) 宫泽贤治 著;颜翠 译 【索书号】I313.8/29:1 I313.8/29:2 【馆藏地】南校区分馆 五楼书库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美好的仲夏之夜,风温柔,夜静谧,还有一伸手就可以触碰到的浪漫星空。《银河铁道之夜》被誉为日本的《小王子》,一本温暖纯净的成人童话,也是宫崎骏《千与千寻》的灵感源泉。在安静的晚上,静下心来走进宫泽贤治的童话世界,就会被其中的真挚与单纯,慈悲与善良,温柔与有趣打动。他用稚拙温暖的笔触,描绘出纯净又伤感的童话世界,笔下的主人公也多是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作品中充满阳光灿烂的草原,澄净碧蓝的天空,温煦的清风与柔和的月光,充满童真梦幻的色彩,令人读来心驰神往。
《瓦尔登湖》 (美)亨利·戴维·梭罗著 富翔强 译 【索书号】I712.64/38 【馆藏地】五楼书库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梭罗以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瓦尔登湖》记述了作者在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具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 | ||||
|
![]() |
![]() |
![]() |
![]() |
![]() |
馆藏书目 |
![]() |
馆藏布局 |
![]() |
开馆时间 |
![]() |
借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