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推荐第69期——“读”善其身系列 | ||||
|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馆藏新书推荐 悦读战“疫”之“读”善其身 (第六十九期)共5种
悦读战“疫”之“读”善其身:博览群书 以读攻毒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大地回春好时节,一寸光阴一寸金。 好读书的你,不要辜负了这好春光。 用阅读构筑心理防护、用知识保障未来。馆藏专题新书推荐帮助和引导同学们掌握日常生活中防范病毒的要点,以良好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疫情。我们不仅推荐与疫情相关的瘟疫史、社会史、经典小说等书籍,让同学们从文化的层面了解到病毒、瘟疫与人类相伴相生的历史,从而增强对病毒、瘟疫的崭新认识,也就能够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次突然其来的灾难。同时还推荐其他各类文化经典书籍,供同学们学习研读。 《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 万丹 刘宁译 在发现澳大利亚的黑天鹅之前,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黑天鹅”曾经是他们言谈和写作中的惯用语,用来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当一只黑天鹅出现时,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崩溃了。黑天鹅的存在,寓示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们常常带来意料之外的重大冲击,但人们总是视而不见,并习惯于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和不堪一击的信念来解释它们,最终被现实击溃。 《时间的秩序》 (意) 卡洛·罗韦利著 杨光译 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而非未来?时间“流逝”意味着什么?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中?卡洛·罗韦利用诗意的文字,邀请我们思考这一亘古难题——时间的本质。 在我们的直觉里,时间是全宇宙统一的,稳定地从过去流向未来,可以用钟表度量。可罗韦利向我们揭示出一个奇怪的宇宙,在这里,时间的特质一一坍塌,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时间消失了。他告诉我们,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取决于我们的视角……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波兰)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著 易丽君 袁汉镕译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是波兰当代著名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成名作。小说共84个章节,每一个章节以“xxx的时间”命名,通过不同的视角讲述了太古之中各种人物,甚至动物、植物和东西的故事:触摸世界边界的少女、沉迷解谜游戏的地主、寂寞的家庭主妇、咒骂月亮的老太婆,乃至天使、水鬼、哈巴狗、菌丝、小咖啡磨……以三代人的人生故事,折射了波兰二十世纪动荡起伏的历史命运。 太古是一个地方,位于宇宙的中心。它的四个边界由四位天使守护。太古之外的世界并不存在,自以为走出太古的人,其实站在边界上做梦,梦见自己走到了外面的世界。等他们苏醒过来,便回家去,把自己的梦当成了回忆。边界也会生出现成的人,如同他们从外面的世界而来…… 《十日谈》 (意)乔万尼·薄伽丘著 逯士博译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的宏伟巨著。它讲述了10个青年男女在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流行时,避难于别墅里发生的事情。他们在10天时间里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所讲故事包罗万象,有历史事件,有民间故事,也有传说。透过这些故事,作者赞美爱情,谴责禁欲主义,整本书散发出人性自由之光。意大利评论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之为《人曲》。 《人类纪里的艺术》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 陆兴华 许煜译 本书囊括了斯蒂格勒教授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以及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的邀请,于2015年2月26日至3月4日和2016年3月17日至20日,两次访问中国美术学院所作的关于数码时代普遍无产化状况下的审美判断和元电影、书写、屏幕与欲望之间的关系的系列讲座;以及2015年3月6日在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如何克服我们身处其中的“人类纪”的讲座发言。这几场讲座既包含斯蒂格勒教授的思考与批判,又牵引出他庞大深厚的哲学框架和系统。 | ||||
|
![]() |
![]() |
![]() |
![]() |
![]() |
馆藏书目 |
![]() |
馆藏布局 |
![]() |
开馆时间 |
![]() |
借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