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聆听作家成长感悟,解读作家创作思考—我校第十届读书节专题文化讲座“认清生活的真相,才能热爱生活”获师生好评 | ||||
| ||||
5月29日下午,我校第十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之文化主题讲座在北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小报告厅开展,图书馆特邀东部女作家刘晖以“认清生活的真相,才能热爱生活”为题做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图书馆副馆长杨帆主持,各二级学院近150位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刘晖老师以罗曼·罗兰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仍然热爱它。”做为开场白,以自己的成长感悟“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救赎之路”为引子,与广大师生开展了一场文学、哲学、心理漫谈。刘晖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她少年时期的困惑、隐忧、迷茫,讲述了自己在高三时曾经遭遇到的至暗时刻—突然罹患“青春期阅读障碍”,回顾了她如何克服恐惧与焦虑继续备战紧张的高考,如何在顽强的自信心引领与支撑下努力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通过抄写《世界史》来逐步治愈自己,在广泛阅读文史哲相关经典图书中寻找答案、启迪智慧,最终以高分顺利考上南京大学。
刘晖老师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阅读的力量,怎样去发现生活的真相,怎样去热爱生活。用刘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救赎之路—相信、学习、自省、表达、创造。要相信信念坚不可摧,相信生命的价值、相信世界的丰富、相信精神的力量。通过学习去求知,生活是一场开卷考试,真理像图书馆一样向所有人敞开,但寻找真理是有条件、需要意愿、方法、恒心;鼓励大家通过学习去接受文学的滋养,在书中寻找答案和解脱。刘晖老师在讲座中还结合自己的文学创作过程和自己各题材的文学作品,揭示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它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强调作者需要在自省中发现并开掘“我”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所以,要尽一切可能理解生活,并从“我”出发,发现并创造万物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既有生活之上创造出另一种生活。认为自己的创作即是对生活元素进行重组和修正并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自然过程,创作于她已经成为自己生命存在的必需品。她提出创造并不是局限于个人经历和一己悲欢的写作,要放宽眼界放大格局。刘晖老师倡导“从我出发感知万物,万物互联互通”;认为“真理不直接在书里,但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状态”;鼓励大家“把心举起来就是火把,用思想代替悲伤”;主张多读文学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创作能让我们找到情绪出口,获得成就感,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欣赏者”。 刘晖老师整场报告对各类文学体裁及经典文学作品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讲座中金句频出,报告兼具文学性及思想性,所讲内容贴近个体,直击人心。最后,刘晖老师现场回答了学生提出的如何解读文学作品及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建立更好的亲密关系等问题。
讲座结束后,刘晖老师现场对图书馆馆藏的个人著作进行了签名。目前她的著作已在图书馆网站专题推荐,有兴趣的读者可在图书馆借阅,也可至图书馆申请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刘晖的文字”进一步了解其人其文。
| ||||
|
![]() |
![]() |
![]() |
![]() |
![]() |
馆藏书目 |
![]() |
馆藏布局 |
![]() |
开馆时间 |
![]() |
借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