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第29期(共5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馆藏新书推荐

(第二十九期)共5

按索书号排列

 

《诸神纪》 

严优

 

对一个民族而言,神话不是精神创可贴或文化燕窝汤,而是包含一切本原基因的骨髓干细胞,是所有表达的元表达、所有意义的元意义、所有结构的元结构。

本书作者本着一种文化传承的自觉意识,以接近谱系化的逻辑方式对杂乱的上古神话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对众多神祇及其相关的神话故事进行了连缀、贯通和阐释,使支离的中国神话资源呈现出了清晰的结构和线索;以一种更贴合当今社会现实、更具拓展性的语言风格,对古汉语神话进行现代重述,使古奥晦涩的古汉语神话,变得鲜活、丰满、灵动;对上古神话背后的(自然)(社会)观念进行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回到中国智慧和传统的源头,追寻中国人共有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

 

 

《战胜命运:跨越贫困陷阱 创造经济奇迹》

林毅夫,(喀麦隆)塞勒斯汀·孟加/ 张彤晓 []

 

本书两位作者都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杰出经济学家。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国际发展机构任职经历,以及为整个发展中世界求索繁荣之路的迫切愿望。在书中他们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和富有寓意的故事回顾了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历史,并通过扎实的研究得出结论:即使在物质和人力资本匮乏、制度基础薄弱的条件下,经济增长与转型也有可能发生。这一结论颠覆了认为成功发展总是基于一定先决条件的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他们为整个发展中世界提供了一幅可以在任何地方创造共同繁荣的实用路线图。

 

 

《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缺席

 () 巫鸿/ 肖铁

 

以木结构为基础的建筑形态造就了中国古代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废墟观念,极少表现废弃人造建筑的绘画传统以独特的方式传达时间的流逝。传统中国对往昔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西方文化碰撞、交互,由此诞生了一种全新的现代中国视觉文化;而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当中华民族走出了那个满目疮痍的时代,那些昏暗而危险的废墟应该何去何从?

本书在全球语境中思考中国的美术和视觉文化,分析了一系列丰富的传统和当代视觉材料,包括绘画、碑拓、建筑、摄影、电影、印刷品,以及装置与行为艺术,讲述属于中国的 废墟的故事

 

 

《花道:感知日本的理性之美》

 () 笹冈隆甫/ 李宁

 

花道家笹冈隆甫认为,花道是一种日常素养,有着严谨的逻辑和一目了然的造型结构,是一种数学式般的理性之美。

本书探讨了日本花道的起源,发展,流派,主要花型,花道存在的日本文化基础和审美观,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差异与交融,节日和应季花材的选择,插花的基本技法和禁忌等内容,并提出了自己对包括花道在内的传统文化如何延续的思考。

 

 

《机器与人:埃森哲论新人工智能》

 ()保罗·多尔蒂,()詹姆斯·威尔逊/ 赵亚男

 

未来的新型工作模式是什么?未来有哪些工作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时代重要的生存技能是什么?本书围绕这三大核心问题做了透彻的分析,认为人类社会正走向一个与机器共融共生的时代。

书中,作者揭示了人工智能改变着经济和工作文化的本质,而且首次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流程的背景之下,即人工智能将参与我们所有的工作流程,从机器操作到客户服务,再到我们自己的个人生活习惯。作者也列举了很多由人工智能驱动的领域中的高管与普通员工的真实故事,突出了他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详细介绍了企业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改变运营模式, 以及未来会出现的新兴职位对企业和个人带来何种影响。

 

 

    上一篇

下一篇    

 
   馆藏书目
   馆藏布局
   开馆时间
   借用说明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