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推荐第28期(共5种) | ||||
|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馆藏新书推荐 (第二十八期)共5种 按索书号排列
《人伦的“解体”:形质论传统中的家国焦虑》 吴飞著 一向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人伦,在20世纪中国遭遇了激烈批判;但常被忽略的是,此时西方学界也出现了对人伦的反省,创造了三个“学术神话”:母系社会、乱伦禁忌、弑父弑君,其中第一个还深深影响了现代中国思想。本书考察了这三个命题在西方古今形质论哲学传统中的根源,尝试探索在中国文质论传统中反思人伦问题的可能。
《唐诗的读法》 西川
本书不是对唐诗的全面论述,而是诗人西川针对当代唐诗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给出看法,同时希望为新诗写作和阅读提供参考。西川的研究方法是回到唐代,就是置身于唐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唐人的写作现场,回答了“唐人怎样写诗?是否如我们这样写?为什么好诗人集中在唐代?诗人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西川以诗人、译者等多重身份叠加的专业性与敏锐性,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的异常“常态”拨转回正常的轨道。不论是在采择范围还是在衡量诗歌标准上,本书均力避俗套,别具只眼,将唐朝、唐诗、唐人与我们自身生活的本真关系,如串珠一般揭示于我们眼前。
《永恒先生》 (美) 亚伦·锡尔/ 欧睿智
本书是具有奇幻色彩的外文长篇小说,美国天才作家亚伦·锡尔代表作。 1560年/1750年/2016年/2200年/2500年,时空交错并行,从远征者、奴隶制度,到石油枯竭、气候变暖,还有树上游泳的鱼,吃猩猩的大鸟,月球上快要下沉的城市……讲述着个体命运和人类意义的无常变迁——1560年,西班牙人摧毁了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2500年,我们亲手毁灭了自己:海水淹没城市、政府土崩瓦解,汽车、塑料和空调都被尘埃掩埋……但另一些东西长存了下来,例如爱、创造、幽默,以及我们的永恒先生。
《种子的胜利:谷物、坚果、果仁、豆类和核籽如何征服植物王国,塑造人类历史》 (美) 索尔·汉森/ 杨婷婷 《种子的胜利》不是讲一粒种子如何长成植物,而是讲不起眼的种子如何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星球,如何滋养和孕育了人类的身体和文明。 我们居住在一个充满种子的世界里。种子早已远远超越森林与原野,遍布人类历史与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们化作清香迷人的咖啡豆,化作舒适柔软的棉衣;或是激发人类的探索欲望,用肉豆蔻与胡椒的香气,诱发人开启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或是为人类带来灵感与启发,观察种子优美的外壳曲线,设计出最具杀伤力的轰炸机外型;或是左右人类文明的进程,看中东植物小麦如何影响了几个国家的生存与命运。
《贝壳博物馆》 (美) M.G. 哈拉赛维奇, (美) 法比奥·莫尔兹索恩/ 王海艳 [等] 本书是一部科学性与艺术性、学术性与普及性、工具性与收藏性完美结合的贝类高级科普读物。详细介绍了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600种海洋贝类及其近似种;简要介绍了贝类采集、收藏和鉴定的基本方法,以及贝壳的形态、地理分布图、栖息环境、大小尺寸、习性食性、发育过程和生物学特征等基本信息,为贝壳的分类,提出了重要依据。
| ||||
|
![]() |
![]() |
![]() |
![]() |
![]() |
馆藏书目 |
![]() |
馆藏布局 |
![]() |
开馆时间 |
![]() |
借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