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第13期(共5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馆藏新书推荐

(第十三期)共5

按索书号排列

 

《幸福的流失》

() 罗伯特·莱恩/ 苏彤 [等]


尽管当前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是基于幸福的功利哲学制定的,但这些体制似乎并没能发挥其功效,即填补人们的欲求之壑,反而将人们引向了一种更加不幸的境地。

本书作者罗伯特·莱恩在对大量生活质量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全面解析了发达国家中关于幸福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即为什么在发达国家,物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无法买到幸福。



《社会学的想象力》


 ()C.赖特·米尔斯/ 李康



具备社会学想象力的人,就更有能力在理解更大的历史景观时,思考它对于形形色色个体的内在生命与外在生涯的意义,可以坦然面对个体的那些不安,满怀道德勇气,介入公众论题,让社会空间更有张力。

本书堪称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像力的重大意义。

 

 

《世界的苦难:布尔迪厄的社会调查》

 ()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 张祖建

 

《世界的苦难》是布尔迪厄晚年与其他22位合作者以细腻的情感和认真的观察及倾听,耗时三年访谈数百人所写就的田野调查著作。通过一个个以访谈形式出现的鲜活的生活史个案,展示了当代法国社会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痛苦,并透过社会学的解释,揭示出痛苦背后深刻的社会和政治根源 ,以及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本书是布尔迪厄将学者责任与公民使命融为一体,集中探讨弱势群体艰难处境的最著名成果。在看似平淡的个人生活史的叙述中蕴含着震撼人心的苦难真相,被评为“当代法国社会苦难的百科全书。

 

 

《从投票到暴力:民主化和民族主义冲突》

 ()杰克·斯奈德(Jack Snyder)/ 吴强

 

“冷战”结束后,人们普遍认为民主的传播能带来稳定与和平,然而全世界的战火和冲突依然持续不断。为什么民主化常常导致民族主义冲突?为什么有时冲突又没有发生?为什么国际社会的介入反而使冲突不断升级?

作者以这三个问题为核心,深入研究了民族主义的四个经典案例:曾处于历史转折点上的德国、英国、法国和塞尔维亚。通过考证大量的文献资料,作者指出,民族主义狂热和族群暴力并非源于敌意文化间的古老仇恨,而是由于精英阶层为维持现有统治秩序所做的冒险决定。

如今,诸多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相似困境,未经深思熟虑而向民主社会仓促过渡,可能引起一系列民族主义灾难。本书的现实意义在于,作者评估了避免民族冲突的不同方案,继而提出有效的针对性政策,以防止历史悲剧再次上演。

 

 

 

《最高的玻璃天花板:距离美国总统最近的女人》

 ()艾伦·菲茨帕特里克/ 傅宁



美国畅销书作者、历史学家艾伦·菲茨帕特里克讲述了三位把视线投向总统竞选的女性。维多利亚·伍德哈尔(1872)、玛格丽特·蔡斯·史密斯(1964)和雪莉·奇泽姆(1972),她们各自挑战了不同时期横亘在女性总统候选人面前的重重障碍。菲茨帕特里克的著作试图反映美国女性的勇敢执着,同时记录美国女性在参政路途上遇到的各种形式的影响、阻力和阴谋。

故事始于美国重建时期,激进的伍德哈尔成了竞逐美国总统宝座的女性第一人。虽然那时女性还没有选举权,但她还是大胆地把目标锁定白宫,因为她相信自己的参选可以促进妇女平等。共和党参议员玛格丽特·蔡斯·史密斯通过遗孀委任状步入政坛。她参加了1964年的竞选也因此跻身当时公共生活中最受尊敬的女性之列。可是好景不长,她遭受了偏见和不公平对待。但是不管怎样,她终究是第一个被主要党派提名的女性候选人。民主党众议员雪莉·奇泽姆完全不理会所谓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劣势,积极投入充满活力的1972年总统竞选。她一鼓作气杀入民主党大会,给了追随者以鼓舞,把愤怒留给了竞争对手。

 

    上一篇

下一篇    

 
   馆藏书目
   馆藏布局
   开馆时间
   借用说明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