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书推荐第10期(共7种) | ||||
| ||||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馆藏新书推荐 (第十期)共7种 按索书号排列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方军
书是最早的知识载体,已有2000多年的付费历史,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的知识经济在今天爆发,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从书后走到了书前,互联网知识经济正在拉开帷幕。知识的内容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载体、结构、产品形态、用户关系均已被重塑。将知识作为一个产品,它需要一套产品思维和方法论。 作为关于互联网知识付费的首部作品,本书给出了一个跨界新兴产业的全面解读,以丰富的行业实战探索、大量的案例调研、严谨的理论研究,通过知识经济商业画布工具和前沿思考,让知识经济的参与者和用户更好地看清浪潮趋势、生态全局和精致细节,更好地理解互联网知识经济的逻辑和模式。
《重庆之眼》范稳本书以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为历史背景,展现了蔺佩瑶、刘云翔、邓子儒的旷世爱情和婚姻家庭生活,通过他们表现了坚强不屈、愈战愈勇的民族精神,以及重庆人乐观开朗豁达的个性特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书结合21世纪中国民间方兴未艾的对日战争损害索赔活动,描绘了重庆大轰炸期间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反映了二战结束半个多世纪后中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坚守,以及维权意识的觉醒。本书还意在通过一群重庆大轰炸中战争受害者的经历,探讨战后历史遗留问题的症结所在,日本政府为什么不反思认罪,中国战争受害者的勇气、尊严如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等问题。
《平原客》李佩甫
本书是李佩甫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生物工程博士李德林出生贫穷农民家庭,通过刻苦研究培育“双穗小麦”改变了命运,走上仕途。然而事业上的成就并不能让他同时收获幸福的婚姻,过往的羁绊和性格上的缺陷终究成为他身上的魔咒,最终导致家庭和命运的悲剧。 李佩甫笔下的人物如同一棵棵平原上的植物,植物扎根土壤多深,人物的刻画就有多深。 而人物与土地的关系,正如植物与土壤的关系。时代在变化中得以永恒,无论社会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始终是李佩甫所深切关注的命题。
《自在独行》贾平凹本文是贾平凹执笔40年来的高水准散文精选,不管是文字感觉,还是思想深度,都足以带来令人惊喜的生活启示和力量。 我们该怎样呵护内心的孤独与焦虑?:一个自在独行者的文字,完美展现了个人与世界相处之妙。从孤独、行走、生死、慈悲、玩物、天地、人事等角度,给内心孤独焦躁者以安宁的抚慰。 研磨孤独,收获自在:尘世上并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的,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嫉妒而引发的诽谤、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你若不再脱颖,你将平凡,你若继续走,走,终于使众生无法赶超了,众生就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神圣是真正的孤独。 致独自行走的你:在这个美好又遗憾的世界里,你我皆是自远方而来的独行者,不断行走,不顾一切,哭着,笑着,留恋人间,只为不虚此行。即便你认为自己是孤独的,也是可以自在的。
《游戏人间》贾平凹
这部散文集是《自在独行》的姐妹篇,收录了贾平凹的60篇散文,大部分文章为近10年来的散文佳作,其中包括从未发表过的私房新作《养鼠》、近三年来最满意的风土名篇《条子沟》、最念念不忘的故乡恋曲《棣花》等从未在任何单行本图书中收录过的散文新作。
《众声》郭玉洁不同的声音汇聚,就是一个时代。 这是一本关于文学、历史、城市、命运的非虚构文字作品合集。作者辗转四座城市,对话十位名人,与更多普通人的心灵,追忆数段往事,去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选择。十八篇文字里,记录了来自人生现场的如实观察:在泰国清道潜心体验工匠生活,在柏林墙下回顾城市历史,从乌兰巴托往北,去往成吉思汗出生的地方,在台湾的文学课堂上倾听大师们分享文化记忆……
《国粹:人文传承书》王充闾
国粹是一个国家特有的民族精髓、文化特质、人生价值、生活理念,它是一个民族在物质、精神、思想方面对人类的重要贡献,而这种贡献又是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并一直在现代生活中继续发展的。本书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人文传统史,也是一部中国人的心灵精神史。它以优美的散文阐释中国人文传统、讲述中华五千年波澜起伏的往事,通过对先祖、人文、河山、传统的认知和感悟,写出了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精神世界、心灵空间及中国文化特有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正道,领悟日常的安生立命之道、斯文优雅的人生理念、生存处世的生活智慧,增添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自信和自豪,让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当代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本书把人文传统与优雅汉语完美结合,富有诗情画意又极具激活力,让我们在守住中华国粹的同时,又能在当今世界明辨从哪里来向何处去,拥有一颗永远的中国心。
| ||||
|
![]() |
![]() |
![]() |
![]() |
![]() |
馆藏书目 |
![]() |
馆藏布局 |
![]() |
开馆时间 |
![]() |
借用说明 |